指導思想:“校本課程”是學校課程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與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共同組成了在學校中實施的“三級課程”的結構。開發校本課程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基本內容之一,是學校層面實施素質教育的一個新的焦點。為了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和《國務院關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以及豐翼中學對做“真教育” 的教育價值追求,發現天性、順應天性、塑造天性,形成學生特長的基本途徑,培養多種人才,努力提升教學質量,最終促使學校、教師、學生共同成長。特制定本方案。
一、校本課程開發的目標:
1、初步形成具有豐翼特色的校本課程體系。
努力做到校本課程的開發科學化、開設制度化、實施規范化,初步形成具有豐翼特色的校本課程體系,進一步優化學校的課程結構,使校本課程建設成為學校教育教學質量提高的新的增長點。形成與校本課程的開發實施相適應的組織管理體系,充分挖掘現有的課程資源,開發一批高質量的校本課程;不斷豐富校本課程的內容和形式,初步形成富有成效的校本課程的教學模式與學習方法,以及與之相適應的評價和考核方式。加強校本課程與國家課程、地方課程之間的關系研究和課程綜合化、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研究與實驗。
2、為學生的個性發展提供新的平臺。
通過校本課程的開發和實施,增強課程結構的均衡性、綜合性、選擇性,增強課程對學生發展的適應性,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不斷改善,滿足學生的興趣愛好,促進學生個性特長的培養。
3、為教師的專業成長提供新的載體。
通過校本課程開發實施的研究與實踐,努力使全體教師全面把握課程改革的精神實質;通過選派優秀教師參與校本課程的開發實施,形成一支校本課程開發實施的骨干隊伍,促進教師隊伍課程建設總體水平的不斷提高。
二、組織管理:
本學期學校設立了“課程開發處”,設一名主任,負責學校課程開發事項。還設立了以校長為組長的課程開發小組,校長宏觀調控學校校本課程開發及指導。課程開發處全面負責校本課程的教研管理和教材編寫指導和組織協調工作。各教研組擬訂《校本課程綱要》,確定校本課程開發內容,具體負責校本課程的設計與實施。
1、領導小組
組 長:張藝鐘
副組長:張銀亭、張宏任、魏如意、王志功
成 員:課程開發處、年級組全體中層干部。
2、組織協調小組
由課程開發處和各年級組全體中層干部組成。
3、執行實施小組
由教研組長、班主任和任課教師組成。
三、校本課程的開發步驟:
1、調查
校本課程的開發和實施是以學校為基地,并基于學校而進行的突出師生特點和學校特色的課程。不僅要分析校內的情景,更要分析校外的情景。只有盡可能利用和開發現有的校內外資源,發揚學校的傳統,結合當地的社會資源、學校資源和家庭資源,才能有效地實施校本課程。
2、申報
通過教研組會議,征集教師的意見,確定校本課程開發實施的具體標題及內容。并就即將開發實施的校本課程征求學生及家長的意見,考察所開發的課程是否符合學生及家長的意愿與需要。
3、審核
學校校本課程開發實施領導小組對教研組提交的《校本課程開發申報表》根據科學性、可行性等標準進行審定。
4、培訓
隨著現代化建設的發展和素質教育的深化,校本課程的內容和形式將越來越豐富多樣。在職教師能否適應與承擔新課程的教學任務,已成為提高校本課程教學質量的關鍵。根據學校在職教師的現狀,特制訂目前師資培訓的計劃與方法。
5、實施
經學校校本課程開發實施領導小組審定通過的校本課程,由教務處列入校本課程實施計劃,列入學校課程表付諸實施。
6、督查
課程開發處、教科處和督導室負責校本課實施檢查,包括教案、授課、課后反思、建議意見等,匯總后作為下一輪校本課開設的經驗材料和決策依據。
四、校本課程的實施:
(1)選課
課程開發處在學期開學前一周,公布每個年級開設的校本課程方案(即專題)及授課教師,供學生選擇。
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填報選課志愿表。每位學生可選報一個專題。
科程開發處對學生的志愿表進行統計匯總。為提高教學效益,一般情況下,凡選擇人數不足20人的課程暫不開設。
(2)排課
課程開發處和年級組制訂各年級校本課程開設計劃,并將校本課程的開設排入總課表,開學前下發到每個班級。
校本課程每周二、周三、周四第七八節(兩)課時,按情況可分年級、分級部進行,一學期按18周安排。在公布課表的同時,要公布授課教師、學習地點。
(3)上課
教師根據學校安排,在指定地點組織開展教學活動。校本課程教學組織的要求與國家、地方課程的要求相同。要建立臨時班級、組,加強考勤和考核。教師要精心備課,認真上課,并根據實際情況,及時完善課程內容,調整教學方式;學生應根據教師的要求,嚴格遵守學習紀律,積極參與學習活動,認真完成學習任務。
(4)考核
每一專題學習結束后,教師要組織對學生進行考核,并向課程開發處提交課程實施總結。對學生的考核可采用測試、小論文、實驗、設計、競賽等多種方式進行,考核成績納入學生學期綜合測評和學生個人成長檔案。
五、校本課程的評價
1、對教師開發的校本課程方案的評價。
教師開發的校本課程方案內容包括:校本課程綱要、教學計劃、教材、教案。
2、對教師校本課程教學的評價。
分為:(1)指導思想 (2)目標內容(3)指導過程 (4)教師素質(5)全體性(6)全面性(7)主動性(8)創新性。
3、對學生學習校本課程的評價。
評價主要包括以下幾部分:
(1)學時成績(C),即學生上課出勤率評價。出勤率低于60%無成績;超過90%,可計滿分;占學業總成績的20%。
(2)課業成績(P),即課業完成情況評價。包括平時上課聽講、學習的態度、作業的完成情況,占學業總成績的40%。
(3)結業成績(K),即課程結業成績評價。占學業總成績的40%。
學生校本課程學業總成績=C+P+K
2016年上學期豐翼中學校本課程實施項目:
科目
|
活動項目
|
活動地點
|
指導教師
|
體育
|
田徑
|
操場
|
楊志英、劉瀟
|
國旗班
|
扶搖廣場
|
劉福偉
|
乒乓球
|
操場和鴻翼樓4樓
|
楊躍軍
|
足球
|
操場
|
張焱鑫 孟軍明
|
籃球
|
操場
|
賈津
|
武術
|
操場
|
楊承念
|
美術
|
靜物素描
|
鸞翼樓3樓
|
劉洪波
|
藝術手工
|
鸞翼樓3樓
|
李娜
|
卡漫
|
鸞翼樓3樓
|
鄭曉
|
黑白裝飾畫
|
鸞翼樓3樓
|
孫珊珊
|
音樂
|
舞蹈
|
鸞翼樓4樓
|
連飛
|
電子琴
|
鵬翼樓3樓
|
李響
|
吉它
|
鴻翼樓4樓
|
吳政
|
軍樂隊
|
鸞翼樓4樓
|
焦萌
|
自然科學
|
植物學
|
學;▓@
|
劉冬雪
|
|
|
|
信息技術
|
photoshop
|
微機教室
|
袁曉莉、張聰
|
flash
|
微機教室
|
王延華、孔鵬
|
|